在求职的严冬,咨询的天空依然是晴朗的
浏览量:1037 回帖数:0
1楼
(原创文,转载请联系作者,公众号:we_education)
每一年求职季都号称最难的一年,就好比每一年的高考一样。但是,今年,是真的难了。
主要先行/非先行指标一览
 202万条招聘广告消失了
 其中500 人以下的中小微企业占比高达65%。
 9月六大发电集团耗煤增速降11.3%,10月降幅扩大到19%
 10月汽车销量降了11.7%,连续四月下滑
数据来源:网络
国企改制、民企重组、金融重塑,所有转型的背后都伴随着裁员的阵痛。曾经号称不裁员的京东,同样开始裁员了。最近我的老伙伴们面试的很多小朋友都是因为公司“组织架构变动““领导辞职”等原因,纷纷进入职场冷藏期。
而此时此刻,某些抗周期的行业开始崭露头角,比如咨询公司/consulting firm,对,就是我的前半生里面两位大头叔叔(贺涵、陈俊生)工作的地方。以至于今年很多投行的精英实习生们,都要临时抱佛脚地投出几份咨询的申请。
咨询为什么抗周期?
因为他们总能从绝望中寻找希望,给自己找点事情做。
 市场繁荣时,咨询可以为企业规划国际化战略、并购战略,为PE/VC提供商业尽职调查
 市场低迷时,咨询可以为企业提供裁员计划、组织架构重构规划
一言以蔽之,老大哥的意思是,我们什么都能帮你做,我们就是想你更快、更高、更强!
让我们从云端下来,down-to-earth地看一下咨询工作究竟是什么。其实主要分为四类——
 战略类:为企业提供战略输入,明确未来的业务规划,哪些业务需要大力发展,哪些业务需要断臂求生
 组织类:现在的管控体系,汇报条线、组织架构是否合理?有没有什么高管是多余的?现在业务缺不缺部门?有没有什么职能现在归类不合理?比如有些公司规模已经很大了,机构销售和零售还没有分工、用的一套方法论体系
 流程类:目前审批流程是否合理、供应商管理流程是否太随意?比如有些公司,供应商入库实习生都可以手动操作完成,不需要任何人审核,这肯定是存在问题的
 IT类:发展5年内的企业普遍存在信息化程度不高的问题,那么每一个员工离职,都会导致一些关键信息的流失,只能依托员工自己用U盘传递自己手头的资料,所以咨询也会提供信息化的方案,尽量把数据、资料存在系统中、尽可能实现自动化
 其他:这是一个黑匣子,多少咨询的小伙伴们为此折腰。帮客户儿子写毕业论文、给客户养的马找一片栖息之地等等等等。
有哪些咨询公司?
正因为工作的范围浩如烟海,所以咨询公司也是十分众多。按行规,从重要的说起。
第一梯队:MBB,一共三家,服务的客户层级、项目的单价、员工薪酬、培训体系都是顶级的,主要做战略和管理咨询
 McKinsey麦肯锡:各类行业均有覆盖,在大陆唯一一个有深圳办公室的,目前逐步在战略的基础上,覆盖更多落地相关的运营团队、IT团队、大数据团队等
 BCG:同样覆盖各类行业,普遍认为BCG更学院派,且lifestyle比较好,是否更学院派不太好说,BCG和McKinsey确实对博士比较青睐;可是lifestyle方面,BCG并没有很好,加班熬夜是正常的
 Bain贝恩:行业覆盖不太全面,侧重服务PE/VC客户以及消费品行业,中国业务萎缩的也比较厉害,相比前两家,更加偏好MBA学历;一直有传言,Bain招聘是要考虑颜值的~
第二梯队:仍以外资为主,因为中资目前尚未积累起足够的案例和项目经验支持,并且缺乏足够的方法论去指导客户,这一梯队主要也做战略和管理咨询,只是单价更低
 Roland Berger罗兰贝格:德国公司,汽车方面很强,行业覆盖比较综合,一直希望跻身第一梯队,业内间或有人提出“MBBR”
 ATK科尔尼:国内业务萎缩的厉害,很多业务是美国或者其他办公室接下来的,中国办公室做支持,供应链、工业方面都比较强
 LEK:医疗健康非常强,服务大量药企、医院以及相关领域的PE/VC客户,但是工作强度极大
 OC&C、Oliver Wyman:一直传合并,两家公司由于合伙人跳来跳去的缘故一直比较像,都是主要覆盖金融领域和消费品领域的,业务不多,单价下降
第三梯队:外资、外资、外资,仍然是外资。这里有四大的咨询团队(advisory)、埃森哲、IBM咨询(几乎快要没有了)。
下面向大家走来的是,垂直领域的优秀代表——
 人力资源领域:四大人力咨询公司,Mercer(美世)、Aon Hewitt(怡安翰威特)、Towers Watson(韬睿惠悦)和Hay Group(合益),每家用的人力资源方法论都略有差异,主要做人力资源方面的组织职能优化、绩效体系建设、薪酬规划等,不失为人力资源专业同学的首选
 尽职调查领域:近几年我国的私募股权投资实在太过火热,所以带起了一片专门做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江湖人简称DD)的咨询公司,比如BDA、EY-Parthenon(今年刚被安永收购)、久谦(Meritco)等。值得一提的是,BDA和久谦是中国本土公司,做的都还不错。但做DD比一般的咨询项目还要苦上几倍。。。
如何才能进入咨询公司?
首先,每个梯队要求的不一样。第一梯队MBB主要就是要求
顶级的教育背景(如果国内不是清北复交浙人,那就再约)
+
顶级的学校活动(学生会主席、辩论队队长等等)
+
顶级的实习背景(无所谓是否咨询行业,只要公司是顶级的)
不过校招的同学们可以先进入其他梯队的公司,在工作之后,通过跳槽,一步步实现在咨询领域的阶层跃升,这样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
其次,笔试+面试(也就是著名的case interview)一定要勤加练习,我是说那些已经符合上面一个条件的同学们。
第三,没有了。咨询公司就是这么直接。无所谓专业、无所谓年龄、无所谓性别取向。。。(此处省略1万字)。。。只要前两条符合了,那么你来吧。
今天先讲到这里,至于笔试、面试、实习怎么对付、机会怎么拿到,每家公司是什么情况,我们下回分解。
如果喜欢,请关注我们,公众号:we_education
(原创文,转载请联系作者,公众号:we_education)
每一年求职季都号称最难的一年,就好比每一年的高考一样。但是,今年,是真的难了。
主要先行/非先行指标一览
 202万条招聘广告消失了
 其中500 人以下的中小微企业占比高达65%。
 9月六大发电集团耗煤增速降11.3%,10月降幅扩大到19%
 10月汽车销量降了11.7%,连续四月下滑
数据来源:网络
国企改制、民企重组、金融重塑,所有转型的背后都伴随着裁员的阵痛。曾经号称不裁员的京东,同样开始裁员了。最近我的老伙伴们面试的很多小朋友都是因为公司“组织架构变动““领导辞职”等原因,纷纷进入职场冷藏期。
而此时此刻,某些抗周期的行业开始崭露头角,比如咨询公司/consulting firm,对,就是我的前半生里面两位大头叔叔(贺涵、陈俊生)工作的地方。以至于今年很多投行的精英实习生们,都要临时抱佛脚地投出几份咨询的申请。
咨询为什么抗周期?
因为他们总能从绝望中寻找希望,给自己找点事情做。
 市场繁荣时,咨询可以为企业规划国际化战略、并购战略,为PE/VC提供商业尽职调查
 市场低迷时,咨询可以为企业提供裁员计划、组织架构重构规划
一言以蔽之,老大哥的意思是,我们什么都能帮你做,我们就是想你更快、更高、更强!
让我们从云端下来,down-to-earth地看一下咨询工作究竟是什么。其实主要分为四类——
 战略类:为企业提供战略输入,明确未来的业务规划,哪些业务需要大力发展,哪些业务需要断臂求生
 组织类:现在的管控体系,汇报条线、组织架构是否合理?有没有什么高管是多余的?现在业务缺不缺部门?有没有什么职能现在归类不合理?比如有些公司规模已经很大了,机构销售和零售还没有分工、用的一套方法论体系
 流程类:目前审批流程是否合理、供应商管理流程是否太随意?比如有些公司,供应商入库实习生都可以手动操作完成,不需要任何人审核,这肯定是存在问题的
 IT类:发展5年内的企业普遍存在信息化程度不高的问题,那么每一个员工离职,都会导致一些关键信息的流失,只能依托员工自己用U盘传递自己手头的资料,所以咨询也会提供信息化的方案,尽量把数据、资料存在系统中、尽可能实现自动化
 其他:这是一个黑匣子,多少咨询的小伙伴们为此折腰。帮客户儿子写毕业论文、给客户养的马找一片栖息之地等等等等。
有哪些咨询公司?
正因为工作的范围浩如烟海,所以咨询公司也是十分众多。按行规,从重要的说起。
第一梯队:MBB,一共三家,服务的客户层级、项目的单价、员工薪酬、培训体系都是顶级的,主要做战略和管理咨询
 McKinsey麦肯锡:各类行业均有覆盖,在大陆唯一一个有深圳办公室的,目前逐步在战略的基础上,覆盖更多落地相关的运营团队、IT团队、大数据团队等
 BCG:同样覆盖各类行业,普遍认为BCG更学院派,且lifestyle比较好,是否更学院派不太好说,BCG和McKinsey确实对博士比较青睐;可是lifestyle方面,BCG并没有很好,加班熬夜是正常的
 Bain贝恩:行业覆盖不太全面,侧重服务PE/VC客户以及消费品行业,中国业务萎缩的也比较厉害,相比前两家,更加偏好MBA学历;一直有传言,Bain招聘是要考虑颜值的~
第二梯队:仍以外资为主,因为中资目前尚未积累起足够的案例和项目经验支持,并且缺乏足够的方法论去指导客户,这一梯队主要也做战略和管理咨询,只是单价更低
 Roland Berger罗兰贝格:德国公司,汽车方面很强,行业覆盖比较综合,一直希望跻身第一梯队,业内间或有人提出“MBBR”
 ATK科尔尼:国内业务萎缩的厉害,很多业务是美国或者其他办公室接下来的,中国办公室做支持,供应链、工业方面都比较强
 LEK:医疗健康非常强,服务大量药企、医院以及相关领域的PE/VC客户,但是工作强度极大
 OC&C、Oliver Wyman:一直传合并,两家公司由于合伙人跳来跳去的缘故一直比较像,都是主要覆盖金融领域和消费品领域的,业务不多,单价下降
第三梯队:外资、外资、外资,仍然是外资。这里有四大的咨询团队(advisory)、埃森哲、IBM咨询(几乎快要没有了)。
下面向大家走来的是,垂直领域的优秀代表——
 人力资源领域:四大人力咨询公司,Mercer(美世)、Aon Hewitt(怡安翰威特)、Towers Watson(韬睿惠悦)和Hay Group(合益),每家用的人力资源方法论都略有差异,主要做人力资源方面的组织职能优化、绩效体系建设、薪酬规划等,不失为人力资源专业同学的首选
 尽职调查领域:近几年我国的私募股权投资实在太过火热,所以带起了一片专门做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江湖人简称DD)的咨询公司,比如BDA、EY-Parthenon(今年刚被安永收购)、久谦(Meritco)等。值得一提的是,BDA和久谦是中国本土公司,做的都还不错。但做DD比一般的咨询项目还要苦上几倍。。。
如何才能进入咨询公司?
首先,每个梯队要求的不一样。第一梯队MBB主要就是要求
顶级的教育背景(如果国内不是清北复交浙人,那就再约)
+
顶级的学校活动(学生会主席、辩论队队长等等)
+
顶级的实习背景(无所谓是否咨询行业,只要公司是顶级的)
不过校招的同学们可以先进入其他梯队的公司,在工作之后,通过跳槽,一步步实现在咨询领域的阶层跃升,这样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
其次,笔试+面试(也就是著名的case interview)一定要勤加练习,我是说那些已经符合上面一个条件的同学们。
第三,没有了。咨询公司就是这么直接。无所谓专业、无所谓年龄、无所谓性别取向。。。(此处省略1万字)。。。只要前两条符合了,那么你来吧。
今天先讲到这里,至于笔试、面试、实习怎么对付、机会怎么拿到,每家公司是什么情况,我们下回分解。
如果喜欢,请关注我们,公众号:we_education
2018/12/9 14:1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