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通基金陈晓生:从数字规律中发现投资乐趣

楼主

joan273721 [离线]

6VIP

发帖数:192 积分3213
1楼

融通基金陈晓生:从数字规律中发现投资乐趣 
 
http://www.jrj.com 2006年10月09日 10:51 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 记者 华章

  融通基金管理公司机构理财部总监陈晓生:做投资实际上就是做人,人的性格决定了投资的结果。基金经理的人性特点会体现在投资当中,超越人性弱点永远是基金经理需要面对的课题。
 

  去见陈晓生之前,听到一个说法,广东人一般不玩证券投资,而搞证券的广东人一般都有过人之处。近两年基金界脱颖而出的广东力量似乎也在证明这一点。

  融通基金的同事评价,广东人良性的特质在陈晓生的身上体现的特别明显。比如忠厚、务实、做事有序、市场意识强。

  及至见到陈晓生,发现他是个普通话不错的广东人,声音浑厚,爽朗健谈。他的感染力来自于缜密的思维和有逻辑的表达。他是一个有思路的人,特别强调自己立论的基础,并不把观点强加于人。

  虽然出生于广东揭阳——这个潮汕传统的重商地区,但陈晓生的志向不是做普通的商人。早年上海金融证券界有近一半的从业者都来自于陈晓生就读的上海财大,所以大学时期,陈就有幸接触到这个市场早期的开拓者。那时他就擅长做技术分析软件、喜欢钻研公司财务分析。他很早便洞悉了做实业与做投资的相通之处,选择了一条与大多数同乡不同的道路。此后10余年,陈晓生对证券投资的喜爱已经不是一种浅尝辄止的乐趣,而是一种无法割舍的执著。

  前瞻性与全景图

  陈晓生从小就对数字感兴趣,又经历上海财大统计学系的专业打磨,使得数字在他眼里变成一种有机的隐藏无穷内涵的语言。他能从随机的数字中看出隐含的规律,从而在投资研究的过程中总结出数字所揭示的内在逻辑。这有利于对经济规律的提前把握,从而预先抓住投资机会。

  陈晓生擅于用历史的眼光去做历史的思考,他深入研究过英、美、德、日等国经济发展规律及产业升级路径,发现大国经济体在经济崛起的过程中总遵循“轻工业阶段——重化工业化阶段——信息及服务业阶段”的三阶段发展路径,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是产业经济从“轻工业阶段”向“重化工业化阶段”转化的转折期,而人均GDP达到4000-6000美元是产业经济从“重化工业化阶段”向“信息及服务业阶段”转化的转折期。中国经济的和平崛起也难以逾越这一路径。同时他还发现,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后,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消费方式等方面均将发生重大变化,经济增长方式将从“粗放式扩大再生产”向“内涵式扩大再生产”转化;产业结构将从“轻工业为主体”向“重化工业为主体”转化;消费方式从“功能性、物美价廉式消费”向“品牌、时尚性消费”转化。这些规律的发现对于他的投资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陈晓生经常会从统计的角度体会到发现经济规律的乐趣,比如前两年他发现,数据规律表明恩格尔系数处于0.3-0.4之间时旅游业将会面临蓬勃发展的良机。而2005年中国恩格尔系数为0.36左右,正是旅游股应受关注的时候,在获得自下而上的个股基本面研究的确认后,他在投资中提前做了旅游股的配置,而过去一年多旅游股的良好表现正验证了他的这一判断。

  “对统计的敏感、对规律的认识可以铺垫出对产业的全景性视野。”陈晓生认为,“数据可以事先给予规律性指引,让投资研究体系能够自上而下地提前关注一些行业,从而对投资起到前瞻性把握。而上市公司的个体研究又能从自下而上的角度验证规律的可靠性。从行业数据到个股验证,既解决了前瞻性问题,又可以培养全景性大局观。”

  基于经济发展规律及产业升级路径的投资思路是陈晓生笃信的理念。而融通基金的新产品——融通动力先锋基金之所以要专注于中国经济增长的两大动力引擎——“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和“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也是基于陈对中国产业演化规律及其对投资的影响的深刻理解。他相信未来10-20年中国经济将进入重化工业化阶段,而制造业和服务业是这一时期发展最迅猛的两大领域。大力发展制造业,特别是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是实现产业升级,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而工业化的深化必然推动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2012/3/23 23:10:37

会开花的树 [离线]

6VIP

发帖数:309 积分3720
2楼


  在重化工业化阶段这两大领域(特别是其中的各子行业龙头企业)相对于经济的整体水平将拥有较为显著的超额收益,是股票投资的理想选择。陈晓生认为,过去三年装备制造业已经出现了不少牛股——振华港机、沪东重机、沈阳机床和洪都航空等,下一步这一领域还会涌现出更多的强势牛股。服务业中,证券、银行股、旅游和商业零售也是他重点关注的对象。此外,他对于投资大众分歧较大的房地产行业情有独钟,认为任何一次宏观调控造成的房地产股大跌,都是买进地产股的良机。他相信时间会验证自己的这些判断。

  接触QFII受益匪浅

  认识陈晓生的同行都知道他是个风控意识很强的人。他曾在中信集团中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做过证券投资部交易员、负责过期货业务。期货方面的投资经历使陈晓生在投资中始终绷紧了风控的神经。他说:“很多人花费很长时间积累起来的财富,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亏回去。用5-10年积累的财富在一两周的时间里就全赔掉的事情在证券期货界并不鲜见。所以做投资,始终是个风险管理的行为。”

  他强调,在牛市中不要羡慕新手,牛市中,新手一般会赚得多,就是因为他们不识风险的滋味,无知者无畏。但投资老手在熊市中保护自己的能力较强。资本市场偶然的大变化经常会吞噬由日常无数小行情积累起来的财富。资本市场每隔5-7年就会出现一次大的金融风险,做为职业投资者必须有强烈的预防风险的意识。一个职业投资人必须经历几次牛熊轮回才会真正成熟起来。在资本市场要想活得久一些,就要有能力控制风险。

  除了这种经年培养的风控意识,这两年与QFII的密切接触也让陈晓生受益匪浅。2005年,陈晓生开始给公司合作的日兴资产管理公司做投资组合经理,截止今年6月底,只有2亿美元额度的日兴黄河A股基金是去年日兴资产旗下绝对收益率最高的基金。融通基金为其提供的组合是在2005年3月的市场高点进入的,而且2周内就满仓,并按照日兴资产方面的要求在任何时候仓位都没有低于90%。至今年6月底,其收益率已超过60%。但对陈晓生来说,与QFII接触的理念性收获大于这一组合可观的收益率带给他的兴奋。

  “国外投资者与国内投资者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具有长远眼光,投资时从长期角度考虑公司发展前景和投资价值,并能真正坚持下去。首先,QFII坚持长期投资,他们非常注意控制组合换手率。国内机构的平均换手率一般均超过200%,甚至有的达到400%。融通模拟组合的换手率只有100%,黄河A股基金的很多股票从去年3月买进后一直都没有动。第二,QFII贯彻充分投资原则:要求任何时候均保持高比例持仓;第三,QFII的投资十分理性,任何买、卖行为均需要具有明确的理由,并且必须是事前制订好的投资计划,不允许临时决策。QFII只有在选中的股票到达预期价位、基本面发生与预期相背离的变化或有更理想的投资品种出现时才会选择出货换股。绝不会受短期波动影响而一时冲动去换股。

  在这些理念的影响下,陈晓生从来不搞短线搏击,更不会根据各种消息做临时决策。他更愿意用长期积累的经验和对历史规律的把握去做投资决策,中长期持有精选的股票,并有耐心和韧性去坚持。

  基金经理的特质

  通过对同行的观察,陈晓生发现了一个合格的基金经理人通常具备的几大特质:一般具有理工科背景、富于激情、既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又能坚持原则和承认错误。

  “一个好的投资管理人贵在坚持。但在坚持自己的观点之外,还要搞清别人怎么看,学会借鉴,学会纠错。因为专业投资者往往会死在自己最有把握的时候,所以要勇于认错。比如说,在投资中认定一个战略品种,一般而言1年半到2年半的时间内,股价肯定会反映其基本面。但如果这个战略性投资品种下跌了10-15%,就需要检验当初的投资决策是否合理,同时必须降低配置权重;如果股价下跌了25%,你就必须承认对公司基本面或估值水平的判断肯定错了,必须认错止损。”陈晓生说。


      
2012/3/23 23:10:37

BAHKCH [离线]

6VIP

发帖数:322 积分2794
3楼


  陈晓生把投资管理人分成几种类型。一类是基于经济发展规律及产业升级路径的投资思路,从自上而下的角度选择投资领域,再从自下而上的角度去确认投资机会。这类基金经理去调研上市公司主要是获取相关信息来验证自己的判断。第二类基金经理是坚持自下而上的原则,从调研上市公司中发现投资机会,以跑公司调研为已任。第三类基金经理自己不太直接调研,但善于借用外脑,站在大型研究机构和大牌研究员的肩膀上对公司进行先期了解,然后做出快速反应进行投资操作。第四类是趋势投资,运用统计模型、技术分析手段或相关市场信息来做投资决策。陈晓生说自己是第一类投资者,通过对产业规律研究以形成对一些领域的预期和判断,再结合这个领域的个股调研验证自己的判断。这样就比无的放矢的地毯式调研更富有效率。

  另外,陈晓生认为数量模型的应用可以起到认知市场的一致性效果,而统计学基础对理解数量模型非常有用。国内投资管理人做定性分析多于定量分析,往往凭感觉多,而拿量化的东西来证明观点的比较少。量化的好处是不管谁做都是可以验证的,具有一致性。而定性判断往往会因人而异。对一只基金来讲,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可提高投资行为的一致性、可持续性和可复制性,使基金经理具有持续发现优秀投资品种的能力。

  陈晓生认为,业内成长出真正卓越的专业投资人还需要假以时日。现在国内投资人的评价机制尚欠科学,判断一个真正卓越的专业投资者要看5-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投资表现,而不仅仅是短短1-2年的投资业绩。他相信市场会更欣赏投资业绩经年稳定于中等偏上的基金经理,而不是短期内立在潮头的基金。

  陈晓生感觉做投资实际上就是做人,人的性格决定了投资的结果。基金经理的人性特点会体现在投资当中。超越人性弱点永远是基金经理需要面对的课题。对于学习投资领域的新理念和新方法,陈晓生永远乐此不疲,他认为基金经理亦是需要调动积极思考的力量,让自身的知识水平维持一种稳定而高速的增长。只有意识到这一点,才能够实现自我增值。当然,对于基金管理来讲,团队作战永远是必不可少的,基金经理只是其中的灵魂,只有背靠团队,才能真正令基金品牌得以延伸和彰显。

  但投资乐趣总与辛苦相伴。与日兴资产合作时,陈晓生发现外方经理一天只睡3-4个小时。可见投资管理行业在全球来看都是个非常辛苦的行业。他深悟功夫在盘外,必须学会在紧张的投资生活中放松自己,才可以延长投资生命。陈的放松的方式是旅游、读书和欣赏音乐,特别喜欢在节奏悠扬的老歌中舒缓压力。另外,陈晓生相信事业成功只是幸福的一部分。而家庭是幸福更重要的组成部分。谈及家庭,陈晓生对太太的欣赏溢于言表。他认为太太所营造的氛围宽松的家庭生活使自己可以从紧张迅速切换至轻松的状态。因为有了家,他感觉自己可以做个幸福的基金经理。
 


      
2012/3/23 23:10:37
返回本版
1

请您先 登录 再进行发帖

快速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