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研究院IAR与国家统计局全面合作打造“数据调研基地”
浏览量:842 回帖数:2
2楼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IAR, Institute for Advanced Research)与国家统计局全面合作打造“数据调研基地”,主旨是为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提供实证数据、数据运用和人员培训。
“数据调研基地”得到了上海财经大学校方和国家统计局的共同支持。国家统计局领导充分肯定了高等研究院的设想,对“数据调研基地”项目鼎力支持,并将与财大共同推动这个项目的进程,并专门做出重要指示,提出了富有战略性的建议。
“数据调研基地”主要以收集、分析、运用和提供以个体(居民户和个人)为特征的微观数据为基础,分析中国境内个体在行为、心理、状态和福利等方面的演变,进而建立以微观层面为基础的、更加精确的宏观预测和评估。与此同时,为国家统计系统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高素质的统计人才。双方优势互补,共同合作,为打造一个有信誉的统计而共同努力。
“数据调研基地”的主要建设内容有:
创建数据调研中心
顺应国际统计和数据调研工作发展趋势而创建的上海财大数据调研中心,是一家依托于高校的、独立的高水平统计调研机构,将建设成为与国际接轨、国内领先乃至最好的微观数据调研中心。基本目标是建立调研数据库,包括调查和统计设计、收集和处理调查数据及其它数据,以及进行数据分析。
高等研究院参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调研,可以提升数据的规范性和国际可比性;对于国内尚未开辟的领域,双方可以针对性地开展一些这方面的新项目的调查研究,生成新的数据库,填补国内空白。调研中心与国家统计局,形成有机的互补与合作关系,必将极大地增强统计工作、数据的透明度和服务性,维护和提高中国统计的信誉,从而为我国统计调研工作和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打造政策评估中心
我国公共政策评估的需求极大,而现有的公共政策评估水平按国际先进水平估计,从理论、方法到实践上看都有巨大的提升潜力。上海财经大学与国家统计局合作,可以更好地把国家统计系统和上财数据调研中心的数据优势转化为政策服务优势,大力提升国家统计局在中央决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扩大国家统计局在国际学术界和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影响。
政策评估主要是政策效应的评估,对政策存在的问题、成效以及需要改进的环节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政府科学、民主地决策。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评估中心的建立,服务于国家和人民,将有助于提高中国公共政策评估的整体水平。首批进行的政策评估包括以下几大方面:
1.三农问题,包括扶贫政策,义务教育收费,农业补贴,退耕还林,城市化等。
2.宏观调控,包括房地产新政,私募基金合法化,区域集群经济等。
3.就业问题,包括结构调整,城乡一体化等。
4.城市贫困问题。
培训各级统计人才(此部分包含了“数据调研基地”建设的三个子项目:统计高端培训项目、统计中端培训项目和统计基础培训项目)
统计以人为本,国家统计局是我国统计调研事业的主力军和管理者。目前我国统计事业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党和政府对统计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任务。统计事业机遇与挑战并存,急需人才,需要业务骨干和各个领域的领军人物。上财与国家统计局合作、精心打造的针对统计队伍的高端,中端和基层的培训计划,对于提升整个统计队伍的素质,推动我国统计工作整体的发展,必将具有长期的战略意义。
高端培训针对国家统计局高层管理干部,开展高端培训,为他们提供最前沿的专业知识、最先进的管理经验。培训目标是:掌握最新的高端管理思想,使个人思维模式有突破性进步;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突出培养领导能力;了解国内国际最前沿的统计思想与实证及运用方法;了解国际走势,具备高屋建瓴的独特视角,最终把他们造就为各领域、各环节叱咤风云的领军人物。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IAR, Institute for Advanced Research)与国家统计局全面合作打造“数据调研基地”,主旨是为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提供实证数据、数据运用和人员培训。
“数据调研基地”得到了上海财经大学校方和国家统计局的共同支持。国家统计局领导充分肯定了高等研究院的设想,对“数据调研基地”项目鼎力支持,并将与财大共同推动这个项目的进程,并专门做出重要指示,提出了富有战略性的建议。
“数据调研基地”主要以收集、分析、运用和提供以个体(居民户和个人)为特征的微观数据为基础,分析中国境内个体在行为、心理、状态和福利等方面的演变,进而建立以微观层面为基础的、更加精确的宏观预测和评估。与此同时,为国家统计系统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高素质的统计人才。双方优势互补,共同合作,为打造一个有信誉的统计而共同努力。
“数据调研基地”的主要建设内容有:
创建数据调研中心
顺应国际统计和数据调研工作发展趋势而创建的上海财大数据调研中心,是一家依托于高校的、独立的高水平统计调研机构,将建设成为与国际接轨、国内领先乃至最好的微观数据调研中心。基本目标是建立调研数据库,包括调查和统计设计、收集和处理调查数据及其它数据,以及进行数据分析。
高等研究院参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调研,可以提升数据的规范性和国际可比性;对于国内尚未开辟的领域,双方可以针对性地开展一些这方面的新项目的调查研究,生成新的数据库,填补国内空白。调研中心与国家统计局,形成有机的互补与合作关系,必将极大地增强统计工作、数据的透明度和服务性,维护和提高中国统计的信誉,从而为我国统计调研工作和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打造政策评估中心
我国公共政策评估的需求极大,而现有的公共政策评估水平按国际先进水平估计,从理论、方法到实践上看都有巨大的提升潜力。上海财经大学与国家统计局合作,可以更好地把国家统计系统和上财数据调研中心的数据优势转化为政策服务优势,大力提升国家统计局在中央决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扩大国家统计局在国际学术界和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影响。
政策评估主要是政策效应的评估,对政策存在的问题、成效以及需要改进的环节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政府科学、民主地决策。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评估中心的建立,服务于国家和人民,将有助于提高中国公共政策评估的整体水平。首批进行的政策评估包括以下几大方面:
1.三农问题,包括扶贫政策,义务教育收费,农业补贴,退耕还林,城市化等。
2.宏观调控,包括房地产新政,私募基金合法化,区域集群经济等。
3.就业问题,包括结构调整,城乡一体化等。
4.城市贫困问题。
培训各级统计人才(此部分包含了“数据调研基地”建设的三个子项目:统计高端培训项目、统计中端培训项目和统计基础培训项目)
统计以人为本,国家统计局是我国统计调研事业的主力军和管理者。目前我国统计事业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党和政府对统计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任务。统计事业机遇与挑战并存,急需人才,需要业务骨干和各个领域的领军人物。上财与国家统计局合作、精心打造的针对统计队伍的高端,中端和基层的培训计划,对于提升整个统计队伍的素质,推动我国统计工作整体的发展,必将具有长期的战略意义。
高端培训针对国家统计局高层管理干部,开展高端培训,为他们提供最前沿的专业知识、最先进的管理经验。培训目标是:掌握最新的高端管理思想,使个人思维模式有突破性进步;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突出培养领导能力;了解国内国际最前沿的统计思想与实证及运用方法;了解国际走势,具备高屋建瓴的独特视角,最终把他们造就为各领域、各环节叱咤风云的领军人物。
签名档
I gonna take it
2012/3/23 23:11:35
3楼
2 上财高等研究院与国家统计局全面合作打造“数据调研基地”
中端培训针对统计局中层干部和业务骨干。培训将帮助他们深化抽样统计调查知识,强化高级计量经济学专业知识,了解国内国际最前沿的统计思想与实证方法,提升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实际能力,熟悉最新统计计量软件以及应用,并将他们打造成统计工作中“政治强、业务精”的骨干力量和中流砥柱。
基层培训针对全国各地方统计局及市、区、县调查队伍的第一线工作人员。培训将使他们强化抽样调查基础知识,深化数据收集分析技能,提升数据处理的准确性。
上海财经大学凭借其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国际化的教学队伍,优化设计具有严密内在逻辑的课程体系,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倾力打造出特色的培训方案,因材施教,为全面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竭尽全力,为实现“科学统计、依法统计、阳光统计”的目标打好坚实的基础。
编制指数评价体系
微观层面调研数据的严重缺乏导致了现有指数系统的单一和局限(以金融类指数和宏观经济指数为主),无法更有效地为社会生活服务。依托于数据调研中心调研数据库所提供的大量微观数据信息,我们能够编制反映我国社会各个微观领域和层面的指数体系。
近年来,国家统计局特别关注大环境的变化,发展新的指数很有必要。因此两家在这方面共同合作,编制新的指数,既能直观地反应经济社会生活本身的变化和含义,描绘各项政策的实施效果;同时还能洞察到产生问题的原因和带来的后果,使政府部门能够获得与政策制定相关的重要信息。
拟构建的指数系统有两大突出特点:微观化与国际化。围绕这两个特点初步计划设计以下四类指数:居民行为类指数、幸福发展类指数、企业行为类指数、国际比较类指数。
拓展数据服务网络
国家统计机构与学术机构在数据服务上的合作是国际上的大趋势。通过双方优势的互补,以及整合分散的数据生成机构,建设区域性非赢利服务窗口,形成数据服务的规模和网络效应,可以更好地满足公众,特别是教育科研机构日益增长的数据服务需求,同时也可以为区域内其它与地域特点密切联系的数据需求提供服务。
合作初期,上海财经大学和国家统计局围绕数据服务,成立区域数据服务中心。它面向一定地域内的特殊服务需求,是国家统计系统数据服务的延伸。合作取得互补性收益之后,可以把区域数据服务中心作为样本推广到全国,形成区域数据服务网络。
该网络有着体制内网络没有的优势:可以弥补国家统计系统对社会大众的数据服务的需要,对数据进行深加工,提高数据质量;实现数据服务的规模和网络效应,避免数据重复收集;数据服务独立化和专业化,最终实现与国外数据机构进行联合对接;经费来源多元化可以提高对社会大众的信息服务能力。
开展调研方法研究
该项目是整个“数据调研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据调研中心项目的重要保障,对于经济学和统计学方面的学科建设将发挥带头作用。
调研方法的研究主要解决调研中的误差问题,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国家统计局目前急需调查技能和调查方法,因此这方面双方的合作空间很大。比如对于一些重大的调查制度,高等研究院可以参与其间,提供建议和咨询意见,共同设定。同样,高等研究院也可以参与一些重大普查方案的制定,从而共同改造中国统计调查的方法和体系,使之更具有国际色彩和科技含量,确保质量。
项目建设的初步目标是在一到两年内,形成一支受过严格训练、掌握国际先进调研方法的研究队伍;长期目标是建成一支世界水平、亚洲领先的研究团队。
建立学术交流平台
交流与互动,是当今学术研究的客观要求。国内社会科学研究落后的原因之一是缺乏交流。这需要我们积极主动地进行学术交流合作。
具体的建设方案是:①定期开展统计方法常规讨论会和数据使用讨论会; ②组织高规格的数据调研年会;③人员交流互访;④创办高规格学术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与国家统计局共同推进的“数据调研基地”项目,将成为中国统计调研领域的一个标志性工程,首先将在高质量微观数据的建立、统计调研研究水平的提高、学术梯队的建设、高素质理论与政策研究人才的培养、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学术地位的提升等方面产生直接的效应,并在国内高校与研究领域产生显著的外溢效应、示范效应。同时也将全面提升国内统计工作的水平,推动全国统计工作与实证研究的整体发展,提高中国统计在国际上的信誉,创造中国统计事业新的辉煌。
2 上财高等研究院与国家统计局全面合作打造“数据调研基地”
中端培训针对统计局中层干部和业务骨干。培训将帮助他们深化抽样统计调查知识,强化高级计量经济学专业知识,了解国内国际最前沿的统计思想与实证方法,提升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实际能力,熟悉最新统计计量软件以及应用,并将他们打造成统计工作中“政治强、业务精”的骨干力量和中流砥柱。
基层培训针对全国各地方统计局及市、区、县调查队伍的第一线工作人员。培训将使他们强化抽样调查基础知识,深化数据收集分析技能,提升数据处理的准确性。
上海财经大学凭借其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国际化的教学队伍,优化设计具有严密内在逻辑的课程体系,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倾力打造出特色的培训方案,因材施教,为全面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竭尽全力,为实现“科学统计、依法统计、阳光统计”的目标打好坚实的基础。
编制指数评价体系
微观层面调研数据的严重缺乏导致了现有指数系统的单一和局限(以金融类指数和宏观经济指数为主),无法更有效地为社会生活服务。依托于数据调研中心调研数据库所提供的大量微观数据信息,我们能够编制反映我国社会各个微观领域和层面的指数体系。
近年来,国家统计局特别关注大环境的变化,发展新的指数很有必要。因此两家在这方面共同合作,编制新的指数,既能直观地反应经济社会生活本身的变化和含义,描绘各项政策的实施效果;同时还能洞察到产生问题的原因和带来的后果,使政府部门能够获得与政策制定相关的重要信息。
拟构建的指数系统有两大突出特点:微观化与国际化。围绕这两个特点初步计划设计以下四类指数:居民行为类指数、幸福发展类指数、企业行为类指数、国际比较类指数。
拓展数据服务网络
国家统计机构与学术机构在数据服务上的合作是国际上的大趋势。通过双方优势的互补,以及整合分散的数据生成机构,建设区域性非赢利服务窗口,形成数据服务的规模和网络效应,可以更好地满足公众,特别是教育科研机构日益增长的数据服务需求,同时也可以为区域内其它与地域特点密切联系的数据需求提供服务。
合作初期,上海财经大学和国家统计局围绕数据服务,成立区域数据服务中心。它面向一定地域内的特殊服务需求,是国家统计系统数据服务的延伸。合作取得互补性收益之后,可以把区域数据服务中心作为样本推广到全国,形成区域数据服务网络。
该网络有着体制内网络没有的优势:可以弥补国家统计系统对社会大众的数据服务的需要,对数据进行深加工,提高数据质量;实现数据服务的规模和网络效应,避免数据重复收集;数据服务独立化和专业化,最终实现与国外数据机构进行联合对接;经费来源多元化可以提高对社会大众的信息服务能力。
开展调研方法研究
该项目是整个“数据调研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据调研中心项目的重要保障,对于经济学和统计学方面的学科建设将发挥带头作用。
调研方法的研究主要解决调研中的误差问题,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国家统计局目前急需调查技能和调查方法,因此这方面双方的合作空间很大。比如对于一些重大的调查制度,高等研究院可以参与其间,提供建议和咨询意见,共同设定。同样,高等研究院也可以参与一些重大普查方案的制定,从而共同改造中国统计调查的方法和体系,使之更具有国际色彩和科技含量,确保质量。
项目建设的初步目标是在一到两年内,形成一支受过严格训练、掌握国际先进调研方法的研究队伍;长期目标是建成一支世界水平、亚洲领先的研究团队。
建立学术交流平台
交流与互动,是当今学术研究的客观要求。国内社会科学研究落后的原因之一是缺乏交流。这需要我们积极主动地进行学术交流合作。
具体的建设方案是:①定期开展统计方法常规讨论会和数据使用讨论会; ②组织高规格的数据调研年会;③人员交流互访;④创办高规格学术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与国家统计局共同推进的“数据调研基地”项目,将成为中国统计调研领域的一个标志性工程,首先将在高质量微观数据的建立、统计调研研究水平的提高、学术梯队的建设、高素质理论与政策研究人才的培养、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学术地位的提升等方面产生直接的效应,并在国内高校与研究领域产生显著的外溢效应、示范效应。同时也将全面提升国内统计工作的水平,推动全国统计工作与实证研究的整体发展,提高中国统计在国际上的信誉,创造中国统计事业新的辉煌。
2012/3/23 23: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