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与敦刻尔克大撤退
浏览量:976 回帖数:0
1楼
在魏人范雎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后,秦国加快了对周边国家的兼并步伐。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年),秦国攻打并占领了韩国野王(今河南沁阳),把韩国的上党郡与本土的联系完全截断。不愿降秦的上党郡郡守冯亭,不听韩国国君命令决定把上党郡的十七座城池献给赵国。
对于这块天上掉下来的肥肉赵国国君赵孝成王着实舍不得舍弃,尽管平阳君赵豹极力反对。孝成王还是听了平原君赵胜和赵禹的劝,决定要下这十七城。这引起了秦国的极大不满,秦军决定伐赵。
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秦国名将白起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一带同赵国的军队进行长达两年的战争,史称长平之战。战争中,赵王急于求胜,错误地坚持进攻战略。而且还中了秦人的离间计,弃用名将廉颇而让纸上谈兵的赵括挑大梁,这都为后来的惨败埋下了伏笔。秦军方面白起针对赵括骄傲轻敌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屡屡活的战胜胜利。
在坚持两年后长平之战最终以赵军战败,秦军获胜进占长平结束。在怎么处理被俘的40万俘虏问题上,白起认为“赵国士兵反复无常,如果不全部杀掉他们,恐怕再生事端。”于是除放了年纪尚小的240名士兵放回赵国报信外,其余赵国40万降兵全被坑杀。经此一战赵国国力极大的被消耗了,从此再也无法组织大规模的战役。而赵国的倒下也奠定了秦国统一全国的基础。
历史总有相同的桥段,二战中德国1940年5月10日开始进攻西欧时,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拥有147个师,300多万军队,双方实力相当。然而当德军以“闪电战”绕过马奇诺防线攻打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并从色当一带渡河入法国后,西欧大陆多国速亡。1940年5月21日,在德军横扫西欧大陆并直趋英吉利海峡时,近40万英法联军被围逼到敦刻尔克这个仅有万名居民的小港。形势危急,如果德国采用炮火强袭攻击,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可是历史又有些许不同。德军没有像秦军一样一鼓作气,而是停止了追击后撤联军。英国GVM最后在一个星期左右时间里,救出了三十三万五千人。联军躲过了灭顶之灾,不仅为以后反攻提供了有生力量,还保证了最后一批誓死抵抗的人。与长平之战相比,等于给了地方一个喘息的机会。如果长平之战在敦刻尔克重演,那历史该如何演进呢?肯定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文/平生)
本文转自:励志控
更多美文:http://www.lizhikong.com/
在魏人范雎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后,秦国加快了对周边国家的兼并步伐。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年),秦国攻打并占领了韩国野王(今河南沁阳),把韩国的上党郡与本土的联系完全截断。不愿降秦的上党郡郡守冯亭,不听韩国国君命令决定把上党郡的十七座城池献给赵国。
对于这块天上掉下来的肥肉赵国国君赵孝成王着实舍不得舍弃,尽管平阳君赵豹极力反对。孝成王还是听了平原君赵胜和赵禹的劝,决定要下这十七城。这引起了秦国的极大不满,秦军决定伐赵。
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秦国名将白起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一带同赵国的军队进行长达两年的战争,史称长平之战。战争中,赵王急于求胜,错误地坚持进攻战略。而且还中了秦人的离间计,弃用名将廉颇而让纸上谈兵的赵括挑大梁,这都为后来的惨败埋下了伏笔。秦军方面白起针对赵括骄傲轻敌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屡屡活的战胜胜利。
在坚持两年后长平之战最终以赵军战败,秦军获胜进占长平结束。在怎么处理被俘的40万俘虏问题上,白起认为“赵国士兵反复无常,如果不全部杀掉他们,恐怕再生事端。”于是除放了年纪尚小的240名士兵放回赵国报信外,其余赵国40万降兵全被坑杀。经此一战赵国国力极大的被消耗了,从此再也无法组织大规模的战役。而赵国的倒下也奠定了秦国统一全国的基础。
历史总有相同的桥段,二战中德国1940年5月10日开始进攻西欧时,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拥有147个师,300多万军队,双方实力相当。然而当德军以“闪电战”绕过马奇诺防线攻打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并从色当一带渡河入法国后,西欧大陆多国速亡。1940年5月21日,在德军横扫西欧大陆并直趋英吉利海峡时,近40万英法联军被围逼到敦刻尔克这个仅有万名居民的小港。形势危急,如果德国采用炮火强袭攻击,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可是历史又有些许不同。德军没有像秦军一样一鼓作气,而是停止了追击后撤联军。英国GVM最后在一个星期左右时间里,救出了三十三万五千人。联军躲过了灭顶之灾,不仅为以后反攻提供了有生力量,还保证了最后一批誓死抵抗的人。与长平之战相比,等于给了地方一个喘息的机会。如果长平之战在敦刻尔克重演,那历史该如何演进呢?肯定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文/平生)
本文转自:励志控
更多美文:http://www.lizhikong.com/
2016/5/18 15:2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