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运营商必须要迈过这道坎
浏览量:603 回帖数:0
1楼
最近,电信□□一直很火,甚至传出了只要是虚拟运营商的号码都是骗子,其中,还有一些拥有千万粉丝级别的明星转发了这些虚假消息,其实,电信□□(包括其中的短信□□)不是虚拟运营商独有,基础运营也同样大量存在。但相对于基础运营商更高的使用成本,以及相对成熟的实名认证体系,虚拟运营商号段的确容易成为滋生电信□□的土壤。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相关专家向经济观察报提供的数据,截止2016年8月底,中国虚拟运营商用户数达到3500万。如果说这3500万用户都是骗子,这是对少数不法分子之外的几千万用户的不公,也是对整个虚商行业的不公。不能因为□□案件将整个虚商行业一棍子打死。
目前,虚拟运营商急缺一些基础资源和能力,比如大数据的接入、SIM卡认证、SIM卡定位服务等、定向流量(指用于指定产品的流量包)等,这些基础资源和能力是制约虚拟运营商发展的关键因素,也和虚拟运营商的反电信□□能力缺失息息相关。但眼下的情况下,虚拟运营商根本没有能力向基础运营商索要这些资源和能力。
和基础运营商相比,尽管虚拟运营商规模有限、发展初级,但民营企业天生的创新力,使得虚拟运营商依然具备很强的成长潜质。一些较大的虚拟运营商,都已经在进行全国性的布局。作为基础运营商,他们在本能上必然不愿意看到虚拟运营商力量的壮大。
不过,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一位专家则向经济观察报分析说,“向虚拟运营商提供基础能力,也不是说一句话就能在技术层面轻松实现的,一些资源的接入会涉及到基础运营商的系统改造,对当前网络的调整比较大,客观上存在困难。从主观上讲,这样的改造涉及较大的投入,而虚拟运营商作为一种高级代理商,目前能够给基础运营商带来的收益还非常有限,基础运营商没有这样的动力去做这样的事情。”
与此同时,基础运营商和虚拟运营商的在合作之外,竞争关系又始终存在。上述信息通信研究院专家表示,“一方面,基础运营商希望通过虚拟运营商来拓展市场,另一方面,又不可能超出预算为虚拟运营商‘付出’。说到底,所有的结果都是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
该专家表示,以打击电信□□为例,虚拟运营商因为资源有限,在查处电信□□行为上也受到了一定限制,但这也不是完全做不到。一般来说,为了虚拟运营商进行用户管理,中国联通会在半个小时的时间内将通信数据传送到虚拟运营商那里,当然,也不排除没有及时传送数据的情况。虚拟运营商如果发现了异常用户行为,可以自行对异常行为号码进行关停处理。”
主流虚拟运营商的命运,就看能不能撑到今年年底了。几百万的用户数,一个月要投入几千万,这其中包括为了争取客户付出的大量补贴。如果行业后续还没有任何规范,没有任何政策和说法,舆论依然一边倒地反对虚拟运营商,那虚拟运营商的前途就要令人担忧了。
根据今年年初的统计数据,在39家正式放号的虚拟运营商中,排名前十位企业转售用户数约占全部转售用户数的86%。目前,除了用户数比较靠前的虚拟运营商,剩下大部分都没有真正地投入,基本上是处于观望的状态。
近年,全球虚拟运营商业务保持较快增长,在这一业务发展了17年的英国,移动转售用户的渗透率达到12%,具有14年发展历史的日本为8%,具有5年发展历史的韩国为6%。刚刚试点了两年的中国目前渗透率才刚刚超过2%。
几十家虚拟运营商目前能够实现盈利屈指可数,事实上基本没有什么利润空间可言。虚拟运营商作为一种通信领域的‘高级代理商’,跟传统代理不是一个概念,它不仅是作为基础运营商销售的渠道,也是基础运营商的平级竞争者。从设计自己的产品到品牌建设,从基础的IT设施,到整个市场营销渠道、售后体系的搭建,虚拟运营商都要去做,加上前期推广,成本投入巨大。眼下,在基础运营商资费不断下调之下,虚拟运营商能够拿到的批发价格,已经没有价格优势可言。
所以,各大虚拟运营商要想在市场上走出来,必须走出一条创新的路子,依靠套餐打价格战是行不通的。好在如今也有几家虚拟运营商走出了不一样的路,依据自身的业务和虚拟运营商相结合,海航通信、京东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当然,要想实现盈利的目标,还要经过长时间的推敲,我相信,这一天的到来不会太久。
文章来源:海航通信http://bbs.10044.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713&extra=page%3D1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相关专家向经济观察报提供的数据,截止2016年8月底,中国虚拟运营商用户数达到3500万。如果说这3500万用户都是骗子,这是对少数不法分子之外的几千万用户的不公,也是对整个虚商行业的不公。不能因为□□案件将整个虚商行业一棍子打死。
目前,虚拟运营商急缺一些基础资源和能力,比如大数据的接入、SIM卡认证、SIM卡定位服务等、定向流量(指用于指定产品的流量包)等,这些基础资源和能力是制约虚拟运营商发展的关键因素,也和虚拟运营商的反电信□□能力缺失息息相关。但眼下的情况下,虚拟运营商根本没有能力向基础运营商索要这些资源和能力。
和基础运营商相比,尽管虚拟运营商规模有限、发展初级,但民营企业天生的创新力,使得虚拟运营商依然具备很强的成长潜质。一些较大的虚拟运营商,都已经在进行全国性的布局。作为基础运营商,他们在本能上必然不愿意看到虚拟运营商力量的壮大。
不过,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一位专家则向经济观察报分析说,“向虚拟运营商提供基础能力,也不是说一句话就能在技术层面轻松实现的,一些资源的接入会涉及到基础运营商的系统改造,对当前网络的调整比较大,客观上存在困难。从主观上讲,这样的改造涉及较大的投入,而虚拟运营商作为一种高级代理商,目前能够给基础运营商带来的收益还非常有限,基础运营商没有这样的动力去做这样的事情。”
与此同时,基础运营商和虚拟运营商的在合作之外,竞争关系又始终存在。上述信息通信研究院专家表示,“一方面,基础运营商希望通过虚拟运营商来拓展市场,另一方面,又不可能超出预算为虚拟运营商‘付出’。说到底,所有的结果都是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
该专家表示,以打击电信□□为例,虚拟运营商因为资源有限,在查处电信□□行为上也受到了一定限制,但这也不是完全做不到。一般来说,为了虚拟运营商进行用户管理,中国联通会在半个小时的时间内将通信数据传送到虚拟运营商那里,当然,也不排除没有及时传送数据的情况。虚拟运营商如果发现了异常用户行为,可以自行对异常行为号码进行关停处理。”
主流虚拟运营商的命运,就看能不能撑到今年年底了。几百万的用户数,一个月要投入几千万,这其中包括为了争取客户付出的大量补贴。如果行业后续还没有任何规范,没有任何政策和说法,舆论依然一边倒地反对虚拟运营商,那虚拟运营商的前途就要令人担忧了。
根据今年年初的统计数据,在39家正式放号的虚拟运营商中,排名前十位企业转售用户数约占全部转售用户数的86%。目前,除了用户数比较靠前的虚拟运营商,剩下大部分都没有真正地投入,基本上是处于观望的状态。
近年,全球虚拟运营商业务保持较快增长,在这一业务发展了17年的英国,移动转售用户的渗透率达到12%,具有14年发展历史的日本为8%,具有5年发展历史的韩国为6%。刚刚试点了两年的中国目前渗透率才刚刚超过2%。
几十家虚拟运营商目前能够实现盈利屈指可数,事实上基本没有什么利润空间可言。虚拟运营商作为一种通信领域的‘高级代理商’,跟传统代理不是一个概念,它不仅是作为基础运营商销售的渠道,也是基础运营商的平级竞争者。从设计自己的产品到品牌建设,从基础的IT设施,到整个市场营销渠道、售后体系的搭建,虚拟运营商都要去做,加上前期推广,成本投入巨大。眼下,在基础运营商资费不断下调之下,虚拟运营商能够拿到的批发价格,已经没有价格优势可言。
所以,各大虚拟运营商要想在市场上走出来,必须走出一条创新的路子,依靠套餐打价格战是行不通的。好在如今也有几家虚拟运营商走出了不一样的路,依据自身的业务和虚拟运营商相结合,海航通信、京东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当然,要想实现盈利的目标,还要经过长时间的推敲,我相信,这一天的到来不会太久。
文章来源:海航通信http://bbs.10044.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713&extra=page%3D1
签名档
海航通信,虚拟运营商,170
2016/9/14 16:0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