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到的经典网上考研交流对话录(摘录)
浏览量:1378 回帖数:0
1楼
Question 1:网上看到很多人写的学习方法,推荐一下吧?
我在考研之前,有不同的师兄师姐告诉我不同的复习经验和教训,他们几乎都是成功者,但是,他们的话却有互相矛盾之处,我显然不可能全部照办。于是,我按照自己的感觉进行复习,倒也总结出了自己独特的经验,想来也不过是一家之言,不一定适合于所有人。所以说,学无定法,此乃考研经验之最高总结。
Question 2:考研要准备多长时间最合适?
有的人说考研应当复习一年,有的人说复习半年就够了。实际上,抛开所报考专业的难度不谈,就个人而言,不同的人耐性不同,基础也不同。我的研究生同学中,有一位辞职后只复习了3个月,而全班同学中几乎没有人的复习时间超过半年。我本人是9月1日正式开始复习,第二年1月下旬考试,复习了4个半月。复习到后来,我的耐力已快到了极限,而学习的效果则递减。我想如果我上半年就开始复习大概效果还不如我下半年开始复习好。很多人只考虑到早复习多些复习时间,学到的、练到的东西要多,殊不知考研复习是一件极枯燥的事情,要在复习的过程中保持始终如一的热情是不可能的。如果你的自制力还不足以让你在一年之中坐在教室里不干别的,你最好还是集中精力用少一点的时间复习,而之前的时间用来作些边缘性的准备工作。
Question 3:除了复习功课以外,还要做什么准备工作呢?
考研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是指搜集有关要报考学校及专业的情况,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取舍,确定目标。考前的准备工作是极其必要的,相当于情报搜集阶段。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试题风格、报考情况、录取情况都大不相同,例如,有的学校近亲繁殖,对自己的学生特别照顾,录取的基本上是本校的学生,有的学校则较为开放。有的学校喜欢出书上的题,有的则喜欢联系实际。有许多学校如果你在考前去找导师,可能作用巨大。但是,也可能毫无作用。我考研时,有一位师姐苦口婆心告诉我一定要去找导师,但我心中没有任何概念,在考前没有到过上海,也没有什么认识人,懵懂中就考过来了。后来,我知道了其他许多学校的黑幕,才发现当时真有一种无知者无畏的勇气。以上种种,必须要心中有底才行。
Question 4:我知道每个人情况不一样,但还是希望你可以推荐几本好书,可以吗?
每个人的基础不一样,学习方式不一样,侧重点不一样,决定了不可能都用一样的教材和资料,同样的道理,同一种教材资料,有的人说好,有的人说不好,也就是这个道理。我认为大家在选择书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根据自身的学习思路选择一本真正意义上适合自己、适合自己去领悟、适合自己去坚持读下去的教材资料,起到提高自身水平能力效果的才是最好的。比如说,陈文灯、李永乐的数学;岳华亭、林代昭、任汝芬的政治;张锦芯、朱泰祺的英语等等,这些教材适用于大众群体,几乎人人都会购买,人人都会阅读,人人或多或少从中收获些什么。但是,
Question 1:网上看到很多人写的学习方法,推荐一下吧?
我在考研之前,有不同的师兄师姐告诉我不同的复习经验和教训,他们几乎都是成功者,但是,他们的话却有互相矛盾之处,我显然不可能全部照办。于是,我按照自己的感觉进行复习,倒也总结出了自己独特的经验,想来也不过是一家之言,不一定适合于所有人。所以说,学无定法,此乃考研经验之最高总结。
Question 2:考研要准备多长时间最合适?
有的人说考研应当复习一年,有的人说复习半年就够了。实际上,抛开所报考专业的难度不谈,就个人而言,不同的人耐性不同,基础也不同。我的研究生同学中,有一位辞职后只复习了3个月,而全班同学中几乎没有人的复习时间超过半年。我本人是9月1日正式开始复习,第二年1月下旬考试,复习了4个半月。复习到后来,我的耐力已快到了极限,而学习的效果则递减。我想如果我上半年就开始复习大概效果还不如我下半年开始复习好。很多人只考虑到早复习多些复习时间,学到的、练到的东西要多,殊不知考研复习是一件极枯燥的事情,要在复习的过程中保持始终如一的热情是不可能的。如果你的自制力还不足以让你在一年之中坐在教室里不干别的,你最好还是集中精力用少一点的时间复习,而之前的时间用来作些边缘性的准备工作。
Question 3:除了复习功课以外,还要做什么准备工作呢?
考研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是指搜集有关要报考学校及专业的情况,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取舍,确定目标。考前的准备工作是极其必要的,相当于情报搜集阶段。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试题风格、报考情况、录取情况都大不相同,例如,有的学校近亲繁殖,对自己的学生特别照顾,录取的基本上是本校的学生,有的学校则较为开放。有的学校喜欢出书上的题,有的则喜欢联系实际。有许多学校如果你在考前去找导师,可能作用巨大。但是,也可能毫无作用。我考研时,有一位师姐苦口婆心告诉我一定要去找导师,但我心中没有任何概念,在考前没有到过上海,也没有什么认识人,懵懂中就考过来了。后来,我知道了其他许多学校的黑幕,才发现当时真有一种无知者无畏的勇气。以上种种,必须要心中有底才行。
Question 4:我知道每个人情况不一样,但还是希望你可以推荐几本好书,可以吗?
每个人的基础不一样,学习方式不一样,侧重点不一样,决定了不可能都用一样的教材和资料,同样的道理,同一种教材资料,有的人说好,有的人说不好,也就是这个道理。我认为大家在选择书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根据自身的学习思路选择一本真正意义上适合自己、适合自己去领悟、适合自己去坚持读下去的教材资料,起到提高自身水平能力效果的才是最好的。比如说,陈文灯、李永乐的数学;岳华亭、林代昭、任汝芬的政治;张锦芯、朱泰祺的英语等等,这些教材适用于大众群体,几乎人人都会购买,人人都会阅读,人人或多或少从中收获些什么。但是,
签名档
微笑对人生
2012/3/23 22:5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