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我在上海财大读MPA(公共管理硕士)
浏览量:998 回帖数:5
1楼
转自chinampa中国mpa社区论坛
我在上海财大读MPA(一)
by fsxyw
首先,不吝费点笔墨,和各位交流一下我的一点小小的经历。
对我来说,读研似乎是学业方面第二次重大选择。能获得更多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方法一直是我的梦想,但是工作之后难免会在理想和现实之中有所倾斜,全日制读研固然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学业上,但我早已决心做一个自食其力的人,所以只得忍痛割舍。而作为公司的所谓白领,读MBA似乎可以考虑,不过现在MBA鱼龙混杂,高额学费的诱惑带来的是一些高校教学质量的下降,学位的含金量和学费的含金量似乎越来越不成比例,似乎也不是太理想的选择。正在犹豫之间,MPA吸引了我,公共管理硕士,似乎是一个新兴的专业硕士,学费普遍不算太贵,大约是MBA的一半,同样是国家承认的专业学位,口碑似乎还不错。于是在考虑之后,我决定报考MPA。
既然决定,那么学校的选择就在眼前。说来奇怪,我第一个考虑的是离家近!因为我觉得专业硕士要利用业余时间,时间比较紧,因此离家近显然可以省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于是首选是2005年第一次招生的上海财经大学——上课的地方就在中山北一路研究生部,走过去也只要20分钟不到,比较方便。当然仅仅离家近肯定不是唯一的原因,在决定之前,我经过仔细地比较,发觉读上海财大还是有很多优势的:比如学费相对比较便宜,而最快拿到学位的时间只有两年,比上海其他学校缩短了不少,当然还有一丝侥幸心理——上海财大第一年招生,知道的人相对较少,那么考试是否会有分数方面的优势呢?于是,在将各学校的招生简章比较之后我决定就考上财了。
当然在从决定到正式进入财大这段过程中,我曾经遇到了不少志同道合的“PA友”。包括在读辅导班甚至考试的时候,认识了不少考其他学校的同学,尤其是考复旦同学。他们有很多人都告诉我,之所以考复旦,是因为本科阶段进的不是一流大学,那么在读MPA的时候,一定要读最好牌子的学校。对于他们的名校情结我十分理解,名校也确实有着很强的综合实力,我也不是没有动摇过。不过对我来说,当时的选择还是最合适的。因为我当年高考,怀着济世救人的梦想不加犹豫地将所有的志愿全填了医,结果考进了离家很远的上海医科大学,后来被并入复旦,但是后来在学习生活中发现无论是上医还是复旦,都是全国一流名校,但是专业却和我的爱好以及长处很不符合,以至于后来放弃专业改了行,这是我个人以及专业的浪费,因此一味追求学校牌子不是最好的选择,还是要考虑方向是否对口。况且上海财经大学也是全国专业方面数一数二的学校,其品牌也并不差,虽然开始招生比较晚,但是综合比起来我并不落后于人,有什么不好呢?
转自chinampa中国mpa社区论坛
我在上海财大读MPA(一)
by fsxyw
首先,不吝费点笔墨,和各位交流一下我的一点小小的经历。
对我来说,读研似乎是学业方面第二次重大选择。能获得更多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方法一直是我的梦想,但是工作之后难免会在理想和现实之中有所倾斜,全日制读研固然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学业上,但我早已决心做一个自食其力的人,所以只得忍痛割舍。而作为公司的所谓白领,读MBA似乎可以考虑,不过现在MBA鱼龙混杂,高额学费的诱惑带来的是一些高校教学质量的下降,学位的含金量和学费的含金量似乎越来越不成比例,似乎也不是太理想的选择。正在犹豫之间,MPA吸引了我,公共管理硕士,似乎是一个新兴的专业硕士,学费普遍不算太贵,大约是MBA的一半,同样是国家承认的专业学位,口碑似乎还不错。于是在考虑之后,我决定报考MPA。
既然决定,那么学校的选择就在眼前。说来奇怪,我第一个考虑的是离家近!因为我觉得专业硕士要利用业余时间,时间比较紧,因此离家近显然可以省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于是首选是2005年第一次招生的上海财经大学——上课的地方就在中山北一路研究生部,走过去也只要20分钟不到,比较方便。当然仅仅离家近肯定不是唯一的原因,在决定之前,我经过仔细地比较,发觉读上海财大还是有很多优势的:比如学费相对比较便宜,而最快拿到学位的时间只有两年,比上海其他学校缩短了不少,当然还有一丝侥幸心理——上海财大第一年招生,知道的人相对较少,那么考试是否会有分数方面的优势呢?于是,在将各学校的招生简章比较之后我决定就考上财了。
当然在从决定到正式进入财大这段过程中,我曾经遇到了不少志同道合的“PA友”。包括在读辅导班甚至考试的时候,认识了不少考其他学校的同学,尤其是考复旦同学。他们有很多人都告诉我,之所以考复旦,是因为本科阶段进的不是一流大学,那么在读MPA的时候,一定要读最好牌子的学校。对于他们的名校情结我十分理解,名校也确实有着很强的综合实力,我也不是没有动摇过。不过对我来说,当时的选择还是最合适的。因为我当年高考,怀着济世救人的梦想不加犹豫地将所有的志愿全填了医,结果考进了离家很远的上海医科大学,后来被并入复旦,但是后来在学习生活中发现无论是上医还是复旦,都是全国一流名校,但是专业却和我的爱好以及长处很不符合,以至于后来放弃专业改了行,这是我个人以及专业的浪费,因此一味追求学校牌子不是最好的选择,还是要考虑方向是否对口。况且上海财经大学也是全国专业方面数一数二的学校,其品牌也并不差,虽然开始招生比较晚,但是综合比起来我并不落后于人,有什么不好呢?
2012/3/23 23:02:20
2楼
严重响应尹组倡议,她是个热心的性情中人,感谢过去一段时间给予大家的帮助。我接着她再抛一块砖头子!
可能太追求人生的第一次了,我与MPA有诸多个第一次的缘份。
2001年,我参加了全国刚刚开始的MPA招生考试,因时间和功力都未到,名落孙山;但期间,我第一个在全国报道了有关MPA的新闻,也算是有个情结在里面;调到上海以后,2005年再次报考,这次是时间有了,但功力还没到,又一次落榜;但似乎命运要成全我的“第一次”,恰是上海财经大学的第一次招生了却了自己的心愿。
说实话,拿这个文凭本人绝对是有功利心的,如今的世道看中的就这个,人家有,你没有,你的机会就比别人少。尤其在上海,说是本科毕业的总觉得你的教育背景差了一截,虽然我们单位今年初炒掉了某些博士和硕士。
但说心里话,现在知识更新太快,不学习是跟不上形势的,报考MPA是给自己施加压力,不学也得学。重要的是,在工作中带着问题学习来破解自己生活中碰到的一些问号,那感觉很爽。
再说说财大。从在面试过程中见到的真诚的笑容开始,以至在过去几个月课程中老师无私的传道授业、同学坦诚的交流帮助,我觉着自己得到了人生的一个大礼!我有种预感,这里将成为我今后的一个重要的过程,不是文凭的提升,不是酒量的上涨,而是会有更多个“第一次”的出现。张维迎说过,经济学最终解释的是一个合理的结果,从这方面去理解,能够坐在财大这样一个经济学术氛围浓厚而专业的环境静心听点儿课、读点儿书,不是一种追求合理目标的过程吗,我很享受这个过程。
严重响应尹组倡议,她是个热心的性情中人,感谢过去一段时间给予大家的帮助。我接着她再抛一块砖头子!
可能太追求人生的第一次了,我与MPA有诸多个第一次的缘份。
2001年,我参加了全国刚刚开始的MPA招生考试,因时间和功力都未到,名落孙山;但期间,我第一个在全国报道了有关MPA的新闻,也算是有个情结在里面;调到上海以后,2005年再次报考,这次是时间有了,但功力还没到,又一次落榜;但似乎命运要成全我的“第一次”,恰是上海财经大学的第一次招生了却了自己的心愿。
说实话,拿这个文凭本人绝对是有功利心的,如今的世道看中的就这个,人家有,你没有,你的机会就比别人少。尤其在上海,说是本科毕业的总觉得你的教育背景差了一截,虽然我们单位今年初炒掉了某些博士和硕士。
但说心里话,现在知识更新太快,不学习是跟不上形势的,报考MPA是给自己施加压力,不学也得学。重要的是,在工作中带着问题学习来破解自己生活中碰到的一些问号,那感觉很爽。
再说说财大。从在面试过程中见到的真诚的笑容开始,以至在过去几个月课程中老师无私的传道授业、同学坦诚的交流帮助,我觉着自己得到了人生的一个大礼!我有种预感,这里将成为我今后的一个重要的过程,不是文凭的提升,不是酒量的上涨,而是会有更多个“第一次”的出现。张维迎说过,经济学最终解释的是一个合理的结果,从这方面去理解,能够坐在财大这样一个经济学术氛围浓厚而专业的环境静心听点儿课、读点儿书,不是一种追求合理目标的过程吗,我很享受这个过程。
签名档
欢迎兼职
2012/3/23 23:02:20
3楼
尹斑的提议真好,读财大的原因,首先在我家乡财大的名气大,我周边的朋友大多是会计专业背景,提起财大大家都竖起大拇指,我高中的全市文科状元就是考的财大(家乡的同学喜欢考南京和上海的学校,北京的学校理工科考的多),我在南京大学读法学的时候辅修了个财会大专,后来又下工夫考了CPA,学的很带劲,所以对财大很有亲近感。
其次我最最看重的是财大的两年学制,是最吸引我的,这已经和国际接轨了,是非常务实和定位准确的,在职读研究生精力是很有限的,大家有工作、有家庭、有生活,为此我们必须放弃很多,两年制也体现了效率优先的原则。
第三,我选择mpa是因为我比较喜欢这个专业,一则是我很多专业颗辅修过,二是轻松,三是与工作有关。
第四,在财大读书我认为这将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为什么呢,我觉得一个是财大强大的师资力量,二是老师的关心细致,三是同学的可亲可敬,这里我也想,请同学们每个人如果可能对我们班提一条合理化建议,比如改善学习力,改善同学亲和力,改善业余活动等等。
最后,读MPA有机会人生还可以读博.这当然是后话,但我想我一定要努力学好现在的课程,目标学有所成,学有所用,能够给自己的人生校正一下,给自己人生丰富一点.
尹斑的提议真好,读财大的原因,首先在我家乡财大的名气大,我周边的朋友大多是会计专业背景,提起财大大家都竖起大拇指,我高中的全市文科状元就是考的财大(家乡的同学喜欢考南京和上海的学校,北京的学校理工科考的多),我在南京大学读法学的时候辅修了个财会大专,后来又下工夫考了CPA,学的很带劲,所以对财大很有亲近感。
其次我最最看重的是财大的两年学制,是最吸引我的,这已经和国际接轨了,是非常务实和定位准确的,在职读研究生精力是很有限的,大家有工作、有家庭、有生活,为此我们必须放弃很多,两年制也体现了效率优先的原则。
第三,我选择mpa是因为我比较喜欢这个专业,一则是我很多专业颗辅修过,二是轻松,三是与工作有关。
第四,在财大读书我认为这将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为什么呢,我觉得一个是财大强大的师资力量,二是老师的关心细致,三是同学的可亲可敬,这里我也想,请同学们每个人如果可能对我们班提一条合理化建议,比如改善学习力,改善同学亲和力,改善业余活动等等。
最后,读MPA有机会人生还可以读博.这当然是后话,但我想我一定要努力学好现在的课程,目标学有所成,学有所用,能够给自己的人生校正一下,给自己人生丰富一点.
2012/3/23 23:02:21
6楼
进财大的感觉
有钱:报到当天,提供免费午餐(不多见,世上本没有免费的午餐),第一次讲座搞一个大本子、用一支大笔签名(不多见,偶出席典礼时常见领导用它签名),财大图书馆管理人员言:只要地球上有这本书,而你需要,他一定给你弄来(不多见,咱国家的股市有此兄这么牛就好了)。
亲切:东南西北的人汇聚一堂倒不陌生,MPA中心的老师为我们考虑的倒周到,上海的GG、MM倒也热情,只可惜上海的树倒没有汽车多。
休闲:财大的校园小巧而精致,园内除了球架、书架,竟然还有咖啡厅、健身房,两个小伙在一馆内跳街舞,咱那回除了吃大排,就只能打打牌。
实在:财大的教学课程表安排的比较实在,虽然偶还有点意见,但总体比较满意;财大的老师上课比较实在,没有什么做作,观点、理念确实新颖自成一家,缺课是一大损失,就是算帐算得有点头晕。
进财大的感觉
有钱:报到当天,提供免费午餐(不多见,世上本没有免费的午餐),第一次讲座搞一个大本子、用一支大笔签名(不多见,偶出席典礼时常见领导用它签名),财大图书馆管理人员言:只要地球上有这本书,而你需要,他一定给你弄来(不多见,咱国家的股市有此兄这么牛就好了)。
亲切:东南西北的人汇聚一堂倒不陌生,MPA中心的老师为我们考虑的倒周到,上海的GG、MM倒也热情,只可惜上海的树倒没有汽车多。
休闲:财大的校园小巧而精致,园内除了球架、书架,竟然还有咖啡厅、健身房,两个小伙在一馆内跳街舞,咱那回除了吃大排,就只能打打牌。
实在:财大的教学课程表安排的比较实在,虽然偶还有点意见,但总体比较满意;财大的老师上课比较实在,没有什么做作,观点、理念确实新颖自成一家,缺课是一大损失,就是算帐算得有点头晕。
2012/3/23 23:02:21